11月7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承办的2025研究生数智教育大会 “数智赋能卓越工程师培养” 分论坛在杭州举办。来自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的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工程硕博士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数智时代卓越工程师核心素养培养等关键议题,共探卓越工程师培养高质量发展新方向,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储备关键人才贡献智慧力量。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曹庆华主持了分论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黄春平副院长做题为《航空领域卓越工程师人工智能素养塑造》的报告。作为长期深耕航空领域人才培养与科研管理的专家,黄春平副院长深刻剖析了航空工业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工程师的素养需求,明确航空领域数智人才需具备的智能设计、数据分析、跨领域协同等核心能力,为高端制造行业数智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范本。

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宗燕兵教授以《立足行业特色 强化数智赋能 北科卓工人才培养的路径与举措》为题,分享了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探索。宗燕兵教授详细介绍了北科在数智技术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融合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从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平台搭建到师资队伍建设,全方位展现了行业高校在数智赋能人才培养中的主动作为与突破成果。

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赵程副院长聚焦 “产教协同” 核心议题,发表《数智化视域下卓越工程师企业课题匹配的机制创新范式与流程再造》报告。针对产教融合中 “课题匹配难” 的共性问题,赵程副院长结合深入实践,提出数智化背景下企业课题匹配的创新机制与流程优化方案,为推动校企协同育人高效落地提供了新思路。

中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刘芳洋副院长带来《AI 智慧教学平台助力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探索与实践》报告,分享了中南大学在 AI 智慧教学平台搭建方面的成果,展示了平台如何实现校企资源高效对接、学生实践精准指导,为高校利用 AI 技术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

中国石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管理部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周尚文以《石油行业数字化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探究》为题,详细介绍了石油行业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以制度建设、要素建设和过程管理为核心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分享了推动关键技术领域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及工程技术攻关的宝贵经验。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邱根受邀带来《数智赋能,校企共育 — 电子信息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报告。邱根副院长结合电子信息行业技术迭代快、人才需求紧迫的特点,分享了校企协同培养数智人才的具体举措,从课程内容更新、实践项目设计到就业导向衔接,为电子信息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了参考。

金智教育教学事业部总经理李久权发表《卓工人才培养与管理的信息化实践探索》报告,介绍了为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的技术支撑方案。

未来,各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数智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为培养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卓越工程师队伍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