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27日头版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着力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更多优秀航空航天人才从这里走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着力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本报记者 梁丹
近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位教授、9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建校69年,北航培育了24万余人,走出了89位两院院士。
从红色航空工程师到领军领导人才培养,北航始终传承空天报国的红色基因,培养新时代具有领军领导潜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特色人才培养的“北航模式”。
矢志空天报国
“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没有强大的空军,更没有航空这个概念。空军不强大就要受欺负,我决心一定要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今年10月27日,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航宇航学院名誉院长戚发轫再一次为北航师生讲起了“航天精神”的“大思政课”。
虽然已经多次听过戚发轫院士的讲座,但每次看着台上“头发花白却仍然思维敏捷、精神矍铄”的老者,北航硕士研究生王楠还是会“湿了眼眶”。对她而言,北航5年,“航天精神”已经从大一准备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时的死记硬背到日渐熟稔,产生共鸣,直至融入血脉。
1952年,抗美援朝烽烟正浓,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京航空学院应运而生,包括戚发轫在内的1094名学生成为北航首批学生。
筚路蓝缕创事业。建校初期,北航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十大型号”,自主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创造了40多项国防领域国内第一。
为国而生、与国同行,空天报国的志向和情怀是北航与生俱来的基因。如何传承好这一红色基因,使之成为培养人才的不竭动力?“让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思政课讲出专业情。”北航不断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在宇航学院教授梁国柱的专业课堂上,学生们总是能听到鲜活的故事和最前沿的专业问题。
2019年5月17日,长三丙火箭成功发射。梁国柱在现场目睹了发射过程,3公里外,他的两名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正在发射台上担任保障工作。每当他提起这样的身边事,年轻学子眼中的光芒总会变得更加明亮。
“搞航空航天事业是需要大情怀的。在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里,任务是艰巨的,事业是漫长的,个人是渺小的。”梁国柱说。
“从源头入手,在思想上发力,解决好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动力问题,坚定学生的发展自信和行动自觉,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航校长徐惠彬表示,从红色航空工程师到航空航天领军领导人才,“空天报国”的精神标识已经内化为北航人的血脉基因。
近70年来,北航以空天报国的爱国精神,培养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有总师、载人航天工程超过三分之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每年一半的博士毕业生投身航空航天和国防事业。
培养拔尖人才
今年9月12日,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的首届新生聆听了学院特色通识必修课“未来空天技术导论”首场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未来空天技术学院院长吴伟仁做客“北航大讲堂”,为师生讲述了中国航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聚焦空天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发展需要,瞄准未来10到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旨在培养一批引领未来空天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
如何塑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让未来空天系统大师的成长之路从这里启航?
聚焦空天技术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热门课题,北航开设了“未来空天技术导论”,邀请了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王巍,无人机侦察技术专家樊邦奎,飞行器设计领域专家孙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天绘卫星系列工程总设计师于登云,“长征五号”总设计师李东,“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等院士、总师。
在北航,大师就在身边。通过“北航大讲堂”“博雅课堂”等,数百位院士专家到学校开办讲座,与学子座谈,帮助青年学生开阔视野,启发思维,燃亮信仰之炬。
与时俱进培养人。建校初期,北航主要培养国家急需的技术攻关领军人才;改革开放时期,主要在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培养领军人才;进入新世纪,则主要在重大科学技术创新中培养拔尖人才。
2002年北航高等工程学院成立,2005年中法工程师学院成立,2015年国际通用工程学院成立,2017年北航学院成立,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和创新意识的拔尖人才探索一脉相承。2010年全面推行以学院为单位的大类专业招生改革,2020年启动“强基计划”,2021年成立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北航确立起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科学家和空天系统大师。
北航教务处处长曹庆华介绍,截至目前,学校已有5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围绕基础学科的理论创新和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为支撑我国航空航天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北航方案”。
11月18日,北航正式推出了《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这一新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以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人才培养“四强”模式为重点举措,以“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为牵引,既坚守使命又开拓创新,保持与时俱进的高水平一流人才培养能力。
实践育人育才
80小时46分35秒,世界纪录再次被刷新。
今年10月1日,国际航空联合会正式认证了北航“冯如三号”团队创造的25—100kg级油动固定翼无人机续航时间新的世界纪录。
这支团队的背后,是25名来自4个年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超过20岁。在成立之初,“冯如三号”就决定以无人机原理样机研发为载体,以挑战世界纪录为牵引,通过创新实践课程平台实现实践育人。
这样的科创实践育人典范,在北航还有许多。建校初期,北航师生完成了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2020年,先后有21名博士生、49名硕士生和16名本科生参与的“北航四号”临近空间火箭动力飞行器成功发射;依托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1,北航搭建起了拔尖人才“孵化器”……
“大学生小卫星项目是我真正参与卫星研发工作的开始,让我对航天器总体设计的理解逐步立体化,帮助我为快速适应工作中的科研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北航宇航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航天二院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马海波回忆。
让学生担当“主角”、学做“总师”,从“北京一号”再到“冯如三号”“北航四号”,北航通过创新科教融通培养范式,将学校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利用学生大型综合项目,引导学生将毕业论文写在祖国的蓝天上。
每年春天,随着“冯如杯”竞赛拉开帷幕,北航校园迎来了创新“浓度”最高的季节。
作为一项已经举办了31年的校园科创比赛,凭借“创意、创新、创造”三赛道赛制,这项“参赛者友好型”竞赛是本科生人人都可上手、人人都能出彩的科创“练兵场”,近年来本科生参与率超过90%。
“参加‘冯如杯’已经成了本科生的必备经历。”北航团委书记庄岩介绍,不少从“冯如杯”中产生的优秀项目“后劲十足”。如相关项目在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高教主赛道五金一银,学校连续16届捧得“挑战杯”“优胜杯”,并在2009年和2019年两度捧得该赛事最高荣誉“挑战杯”。
瞄准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下一步,北航将把科研课堂全面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实现全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全覆盖开放,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与科创实践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北航将继续强化北航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有红色基因和创新基因、致力于服务国家需求和引领时代发展的未来领军领导人才。